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


20110928 第八十二期-PDCA的循環

  繼之前競爭力介紹過波特大師之後,今天競爭力要介紹另一位大師哦!這位大師就是戴明博士,說起戴明博士來頭可真不小呢!從1950年開始教導舒哈特循環圖(Shewhart Cycle)給日本人,日本人運用後,將其改良為目前熟知的PDCA循環,又稱為戴明循環。
  沒錯,我們所熟知的PDCA循環就是出自於這位大師之手,所以,競爭力今天要分享的就是PDCA循環,所謂PDCA循環就是計劃(Plan)、實施(Do)、檢討(Check/Study)及處置(Action),持續這四個主要步驟的循環運用,使工作水準能不斷地改進提昇。實際上,PDCA循環的理念可廣泛地應用在各種工作上,來達到持續改進的成效,可別忽視了PDCA循環哦,競爭力在幫人做驗證時,可是會用到PDCA循環的哦!接下來要仔細看哦!
PDCA循環的四個主要步驟說明如下。
一.計劃(Plan):對所要進行或改善的事物作規劃。
  好的計劃可以知道需要哪些要素才能成功;不然,如果僅要求系統中工作的人改進,而沒有改進方向或計劃,經常是無效的。當然,有些狀況的計劃是很簡單,有些則較複雜而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才能做好。戴明博士曾在美國企業界觀察到,許多人急急忙忙完成PDCA循環,卻對最重要一環‘計劃’匆匆帶過,所以常沒抓對方向而徒勞無功。因此,計劃步驟(P)要先做好,再繼續後面的步驟,否則往往會事倍功半。
二.實施(Do):依計劃來實施、試行或實驗,並紀錄其結果。
  此階段須使每個人真正了解計劃及工作內容,必要時加以訓練,並且溝通進行中的各種異常狀況,使計劃實施順利。
三.檢討(Check):觀察及分析實施結果,並與計劃比較後加以檢討。此乃針對計劃或實施各階段深入檢討,找出成功及失敗的地方,以及其原因。
四.處置(Action):決定是否繼續進行採用、或需修正、或尋找其他方案,來進行下一循環。
  PDCA循環應持續進行,以對工作或流程不斷地改進、並累進知識。雖然我們都期望經工作或流程常有大幅度的明顯改進,但事實上,改進是累積性的,而且大多是少量的,甚至有時看來不甚重要,但經年累月則可產生料想不到的佳績,也因此更有機會產生創新,看了競爭力所介紹的PDCA循環概念之後,相信您應該有些概念囉!也很希望您能應用到實務上,希望對您的企業能有所幫助哦!若有需要競爭力的幫忙的話,也很歡迎您與我們聯繫唷!
<節錄於『管理探索』一書 作者 郭茂良>

沒有留言: